自疫情發展以來,作為歷史見證者的我們不但了解病毒的起源或形態以及宿主等等原本我們并沒有多關注和理解的知識盲點。連帶對于空氣質量的關心和著重程度,繼霧霾和PM2.5之后,又再達到了頂峰。部分人士在防疫指南當中去摳細節,對出門、上下班通勤應該如何降低風險,給出了自己的見解。各大車企除捐款捐物抗擊疫情外,也在想方設法利用自己手里的資源,進一步為抗疫出力。
而最近,國內首款“殺毒”汽車空調即將在上汽榮威旗下車型中推出。這不僅讓人對這款可以“殺毒”的汽車空調產生好奇,其中是通過什么新技術實現“殺毒”的功效?與稍早前推出車規級濾芯相比,兩者的能力孰優孰劣呢?
在日常的用車環境中,我們會在意車廂里的材料是不是軟質的,有沒有縫線來彰顯非工業化的特質,顏色搭配能不能符合當下的審美潮流,座椅的面料是不是皮料包裹的;可這些都是車廂的表面現象,并不是車廂里面最需要關注的。
汽車的屬性意味著我們在車廂里的時間并不會短,撇開上面的表象不談,我們所關注的重點不應該是車廂里面的空氣質量嗎?正如同17年前非典在國內肆虐,觸發了消費者和汽車業界對產品的需求和思考,從身份地位的標簽轉為對安全和健康的重視。
同樣,這次新冠疫情也在提醒著廣大的消費者,汽車的安全和對健康的保護,才是消費者買車前應該著重關注的重點。如何讓車廂的空氣質量得到保障,對其進行消毒是不少人共同的認識。
車廂消毒的方式有不少?梢岳没瘜W方式進行消毒。簡單來說,是利用化學消毒劑對車廂進行噴灑和擦拭以除去其中的病毒和細菌。常見的可以使用過氧乙酸、來蘇水和84消毒液進行消毒,操作的方法也并不難,只需要用布對車廂內飾進行擦拭即可,經過稀釋的消毒液仍然有殺菌的作用,而且對車廂的腐蝕性會降低不少。當然,也可以用一些我們家庭使用的、相對溫柔的消毒液,同樣經過稀釋后再噴涂和擦拭。
還有一種車廂消毒方式,操作起來的就要有些難度,在家里比較難自行完成,那就是臭氧殺毒。臭氧殺毒的原理是由于臭氧能在短時間內破壞細菌、病毒和其它微生物的結構,使其失去生存能力而達到消毒目的。并且,臭氧能被分解為氧氣,因此對車主和使用者沒有傷害。
在室內消毒的方式里,除了上述兩種消毒方法外還有一種相對少見的消毒方式:紫外線消毒。曾幾何時我們聽說過紫外線可以殺菌,但絕大多數的普通消費者對個中的原理也許并不知曉。紫外線是一種電磁波,具體分為A波(UVA)、B波(UVB)、C波(UVC)和真空紫外線。
通過紫外線對細菌、病毒進行輻射令其損傷和破壞核酸功能而導致其死亡;并且細菌和病毒在吸收紫外線輻射后,細胞的結構發生突變不能合成蛋白質和復制繁衍,最終使其消亡。能被細胞中核糖核酸RNA和脫氧核糖核酸DNA吸收的光譜范圍大約在240-280nm,而UVC波長范圍在200-275nm之間,正好處在核酸吸收光譜的范圍內,因而被用作殺菌之用,也被稱為短波滅菌紫外線。
根據廣東工業大學早年關于空調系統消毒設備設計的論文,當中提供的數據顯示,紫外線消毒對流感病毒、結核桿菌和大腸桿菌的滅殺效果尤為明顯。由此可見,看似溫柔的紫外線,其殺菌能力遠遠超出人們的想象。
在建筑物的空調系統,尤其是大型商場的中央空調系統,使用紫外線消毒的方式不在少數。而上汽榮威推出的深紫外線“殺毒”空調是該技術,首次應用在汽車之上。這套光學殺毒系統是由上汽集團旗下汽車空調企業華域三電自主研發生產,簡單來說,是通過紫外線系統把即將進入車廂內的空氣進行消毒,殺滅空氣中的病毒和細菌,保證車內人員能呼吸凈化后的空氣。
值得注意的是,上汽榮威這套深紫外線光學系統,除了內置在空調系統內的殺毒裝置外,還提供深紫外線殺毒盒;能幫助車主對車廂內飾進行快速消毒?上У氖,目前關于這套殺毒系統在紫外線的布置方式、管道截面的紫外線輻射強度和消毒系統如何設計等方面的細節,暫時未有公布。
前面提及不少車企在守護車內空氣質量方面已經快人一步,如奇瑞汽車在全新一代瑞虎7上,率先使用“N95級防護”;長安CS75PLUS搭載AI智能熱成像測溫系統,并在后續裝配“PM0.1級”復合抗菌殺毒高效過濾器;廣汽新能源“超N95級濾防+遠程一鍵殺毒”的雙重保障,啟動全球首個車載中藥香氛保健系統的研發;以及吉利汽車試制成功的車規級CN95高效復合空調濾芯。
相信不少消費者認為,只有有了高效的滅菌濾芯,就能確保車廂內空氣的細菌群落總數會下降,能保證萬無一失。事實上利用濾芯把空氣中的微生物病菌分離的方式早已實現,其技術難點在于微生物不單要分離還要殺滅,避免二次泄漏的風險。此外,在車輛的使用過程中,有必要進行適當的通風換氣,那么車外空氣的塵粒等物質會隨著車窗被吸入。因此,除了高效防護的濾芯進行分離外,更應該結合殺毒裝置雙管齊下,共同搭配使用。